<dfn id="r5pzv"><strike id="r5pzv"><pre id="r5pzv"></pre></strike></dfn>
<delect id="r5pzv"><strike id="r5pzv"></strike></delect>

<ol id="r5pzv"><span id="r5pzv"><output id="r5pzv"></output></span></ol>
<rp id="r5pzv"><ruby id="r5pzv"><p id="r5pzv"></p></ruby></rp>
    <output id="r5pzv"><ruby id="r5pzv"><output id="r5pzv"></output></ruby></output>

    <em id="r5pzv"><strike id="r5pzv"></strike></em>

    <output id="r5pzv"></output>
      <b id="r5pzv"></b>

      首頁 >  土人新聞 >  媒體報道 >  正文

      經濟日報:俞孔堅 - 用生態辦法解決生態問題

      2023-06-26 來源:經濟日報


      用生態辦法解決生態問題


      俞孔堅(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院長):水是生態之基,是生態系統中最活躍、影響最廣泛的要素。河流水系是城鄉生態系統的核心要素,保障和修復河流水系,使其成為安全、健康和美麗的生態基礎設施,是建設美麗城鄉和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關鍵所在。


      因季風氣候影響、多山地少平原的地理地貌特征、人多地少的基本國情,中華民族在向水要糧與治理水患之間,積累了豐富的適應旱澇、人與水和諧共生的生存智慧。然而,由于水資源開發利用不合理、水資源條件先天不足、氣候變化等因素影響,部分河湖面臨突出的生態環境問題。一些河湖水域、岸線等水生態空間范圍和功能定位尚未完全劃定,部分河漫灘、岸線等水生態空間因農業生產、城鎮化發展、堤防修建等遭受擠占,河湖水生態空間萎縮問題較為突出。加之圍墾、養殖等活動導致部分濕地面積萎縮、水循環減弱,濕地生態功能和生物多樣性受到威脅。


      著力修復河湖水生態系統,要從生態系統整體性和流域系統性出發,維護河湖生態系統功能,提升水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


      與水為友、還水空間,分時共享水安全格局。我國季風性氣候的特點決定了河流需要有足夠的空間來適應水量和水位的變化,河漫灘及其兩岸的深潭淺灘是保障母親河安全和健康不可或缺的要素??茖W理性地保護和恢復河漫灘并適應、調節旱澇的濕地系統,鄭州黃河灘區生態修復是一次有益嘗試。作為44平方公里黃河灘區生態修復的一期范例,實施“三灘分治”綜合治理,以綜合生態系統服務為導向,給水以空間。低灘通過挖河破堤,恢復灘地的過水能力,中灘改造成海綿農田以增強灘區行洪滯洪的能力,高灘通過增加海綿坑塘,實現雨洪調節,增加自然親水空間。三灘生態修復全面改善了灘區環境,恢復了黃河灘地原生生境,提升了調水調沙、水源涵養、水土保持、生物多樣性保護、氣候調節等多種生態功能。


      去硬還生、藍綠交織,構建韌性生命系統。為防洪安全考慮在局部河段修建堤防工程是必要的,但河流系統出現的渠化硬化現象使水陸交界的生境遭受破壞。讓母親河煥發勃勃生機,各地積極探索生態水利發展新模式。浙江省臺州市永寧江以緩坡入水的生態防洪堤取代了過去以單一防洪為目的的水泥防洪堤,河流生態系統得以修復,如今已成為城市亮麗的風景線。美舍河是海南省??谑腥嗣竦哪赣H河,2016年啟動綜合治理工程,拆除原先的水泥護堤建立親水棧道,兩岸的層層梯田濕地過濾城市雨洪徑流,凈化水體,紅樹林得以修復,循環利用水泥渣土,母親河煥發生機,美舍河被評為國家水利風景區。


      灰綠結合、海綿流域,系統凈化水體環境。水環境問題是修復母親河的一個關鍵性難題。長期以來,由于城鎮污水管理系統不夠完善,河道一度成為排污通道。河湖水域也是城鄉面源污染的匯集區,富營養化成為大小河湖面臨的普遍性問題。構建全流域的綠色海綿系統,基于自然實現營養物質和水的循環利用,是讓母親河更加健康美麗的可行路徑。實踐表明,經過系統設計的河流濕地生態系統,可將劣Ⅴ類水凈化至Ⅲ類水,總磷和總氮的去除率可達85%。河北省遷安市三里河成功修復,關鍵就在于截污納管、兩岸綠色海綿設計以及藍綠交織的河道生態系統修復,其生態廊道獲“世界景觀獎”。作為浙江省“五水共治”的示范工程,浦陽江通過灰綠結合、源頭滯蓄消納、過程減速消能、兩側海綿田園和海綿綠道設計,曾經污染嚴重的“牛奶河”華麗轉身,獲得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贊譽及多項國際獎。


      通過生態治理以實現河流韌性安全、生境修復和水體潔凈,是實現河流生態價值轉化、城市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給水以更大空間,不失為兼顧滯蓄洪水與國土生態修復的良策。保護修復母親河需要治水理念的深刻變革,更加強調與水為友而非與水為敵、韌性適應而非剛性抵抗、河流是生命系統而非單一的排洪泄洪通道。復蘇母親河,需要重建連續而完整的水生態系統,保障子孫后代獲得可持續、高品質的生態系統生產、調節、生命承載以及文化服務。


      (作者系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院長)


      經濟日報


      責編:謝慧


      文章來源:https://proapi.jingjiribao.cn/detail.html?id=464104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
      888人体大胆中国人体o欧_强奷漂亮饱满雪白少妇_精东视频app最新版下_香港三级dvd在线观看

      <dfn id="r5pzv"><strike id="r5pzv"><pre id="r5pzv"></pre></strike></dfn>
      <delect id="r5pzv"><strike id="r5pzv"></strike></delect>

      <ol id="r5pzv"><span id="r5pzv"><output id="r5pzv"></output></span></ol>
      <rp id="r5pzv"><ruby id="r5pzv"><p id="r5pzv"></p></ruby></rp>
        <output id="r5pzv"><ruby id="r5pzv"><output id="r5pzv"></output></ruby></output>

        <em id="r5pzv"><strike id="r5pzv"></strike></em>

        <output id="r5pzv"></output>
          <b id="r5pzv"></b>